9九游娱乐 -中超赛前走向成谜,犹他爵士队长鼓劲,目标明确,训练强度显著提升(2021骑士队阵容)
通许县高寨村
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
修葺一新的文化广场
干净整洁的村镇
文化宣传墙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
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是九游娱乐官网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今年以来,开封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着力实施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市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展示了新气象。
统筹把握大局 为发展采用“细水长流”
抓关键,小城镇率先“大变样”
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连接县城和农村的战略节点。但小城镇普遍存在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与开封市历史文化名城,与美丽开封建设,与全国建设生态城镇格格不入。开封市针对小城镇环境卫生差、基础设施落后、日常失于管理等突出问题,以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在全市所有乡镇实施了为期一年的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主要内容是“六项整治”、“六项建设”。“六项整治”是对小城镇的环境卫生、占道
经营、破损设施、杂乱广告、架空管线、交通秩序进行整治。“六项建设”是对小城镇的示范街道、文化活动场所、集贸市场、机关大院、卫生公厕、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重点建设,改善城镇面貌,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管理水平。由于抓住了关键,乡镇政府所在的小城镇迅速发生变化.9九游登录目前,全市90%以上的乡镇已经完成整治、建设任务。特别是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为流动摊贩提供了满足日常经营需求的规范化场所,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得到了有效治理。在综合整治提升攻坚战中,涌现出不少典型。如尉氏县大营镇从治理马路市场着手,在整治占道经营、搬迁临时摊点的同时,建成并投入使用能容纳3000人的集贸市场,实现了堵疏并举,彻底改变了省道两边“脏乱差”局面。祥符区陈留镇举全镇之力抽调60余名机关干部,吃住在乡、分片包干,强力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杞县裴村店乡对临街商户下达限期清理违章占道和广告牌匾通知,在广大群众和商户的积极配合下,沿街的简易棚、杂乱广告牌等均自行拆除。
讲实效,有特色有美景
从2014年8月开始,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和国道、省道、县道等主要交通干道强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目前,各县正在积极行动,县、乡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及沿线村庄环境卫生已得到治理,整治效果明显,基本达到“一眼净”的标准。为确保农村环境卫生长治久洁,从队伍建设、职责落实、
制度完善、经费保障等环节入手,不断建立完善乡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尉氏县建立了“五个一”村级卫生保障机制;通许县实施了“3分钱工程”,以每人每天3分钱的标准,自愿筹集保洁费用;杞县建立了村民义务监督队伍,引导群众自我九游娱乐app建设、自我九游娱乐下载管理;有的县、区则建立了政府购买农村保洁服务机制,实现了农村保洁市场化、制度化、常态化。2015年,重点实施美丽乡村“133”示范工程,即通过一年的时间,以国道、省道、县道为轴线,着力打造15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目前,三县一区结合自身区域优势、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各打造了一条连通5个以上乡镇、涉及10个以上节点的精品线路,做到了“点”有特色、“线”有美景。
重长效,多方合力留住乡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在推进中,开封市通过抓好机制完善,纲举目张,确保了工作的长效常态。一是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实行“市指导、县区组织、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责任体系,将工作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和测评村级班子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市里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加压鼓劲,促进工作开展。县、乡两级落实领导干部分包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按照
政府主导、部门整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2014年以来市财政列支7000万元,对活动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区也结合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每个县财政列支不低于3000万元,每个区财政列支不低于1000万元。三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借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经验,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每月月中和月末分别组织专家组、领导组进行实地检查,现场排序、媒体公示。并且对每个竞赛周期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县区,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最后一名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同时不定期对各乡镇整治情况进行暗访检查,暗访结果均在媒体上进行公开报道。四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文明办、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组织群众开展星级文明户、卫生示范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评比活动,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同时,在新闻媒体开设《美丽乡村在行动》、《清洁家园暗访行》等专题栏目,宣传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五是引导激励群众创新创造。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责任,通过“一事一议”,采取县、乡补贴,群众自筹的方式,引导激励群众自行整治环境,自主建设美丽家园。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因地制宜 逐次递进打造幸福感百倍新式村庄
“建设美丽乡村,洁净幸福家园”是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开封市通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许县认真贯彻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永城会议精神,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以美丽乡村“133”示范工程为抓手,科学规划,强力推进,使乡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抓示范带动,做到梯次推进
通许县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的思路,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切实抓好省道、县道两侧及临近村庄、1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扩大整治的范围,将“133示范线路”上的所有村庄全部进行整治。目前,全县共开展环境整治村庄111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6.5%。结合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以“眼前明亮、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为标准,突出交通秩序整治、村庄立面整治、景观绿化整治,将涉及8个乡镇的“示范带”真正打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9九游娱乐们争取通过不懈努力,到2018年,全县40%的行政村达到示范村标准,80%的行政村达到达标村标准。
抓资金投入,做到有效保障
资金投入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我9九游娱乐网站们积极拓展筹资渠道,采取县乡财政投入一部分、项目整合一部分的方式,统筹各种资源,做到群众拥护,成本可控,运行良性。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县财政列支专项资金1000万元,补贴保洁员每人每月工资260元,根据各村人口数,每人每年10元标准奖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经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在市级考核评比中,获得市级示范乡镇的,奖励资金60万元,获得市级示范村的,奖励资金100万元。二是充分整合项目资金。成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整合农村公路、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电力等各类项目和政策资金,优先向“133示范工程”倾斜。今年以来,全县共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硬化路面两万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一万二千米,架设路灯两百盏,建成文化活动广场6个。
抓产业支撑,做到持续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保障。通许县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景,一村一品,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村庄。比如,长智镇岳寨村利用岳家湖生态园、万亩苹果基地、岳飞文化三大优势,打造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城关镇高寨社区积极推广无公害葡萄种植,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冯庄乡陈庄村突出扶贫主题,增强乡村造血功能,真正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真正打造出有活力、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抓制度建设,做到长效运行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为此,通许县不仅重视基础设施的改善,更加注重管理的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建立规范化的垃圾收储系统。实行“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乡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日常保洁按照“定人员、定区域、定标准、定奖惩、全覆盖”的要求,做到规范化运行。二是打造高标准的乡村保洁队伍。对“133”示范工程涉及的村庄,按照不低于农村人口5‰的比例配齐保洁员,其余村庄按照不低于农村人口3‰的比例配齐保洁员,负责本村环境卫生清扫和生活垃圾收集。目前,全县750名乡村保洁员已全部配齐,登记造册。三是构建全方位的保洁管护制度。各乡镇制定环境卫生保洁实施方案、考核办法,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各村也建立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上墙公布。成立了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管员队伍,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管,确保各项保洁举措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抓文明创建,做到内外兼修
建设美丽乡村,不但要环境美,更要乡风美。为此,通许县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活动,促进群众学习榜样、争当先进,提高群众文明意识;把环境整治向村民庭院延伸,在全县深入开展“美丽通许·清洁家园”活动,争创“最美家庭”,真正让美丽乡村美在心里、美在形象、美在发展、美在长远。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开封市通许县总结说,要做好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资金必须投入到位,制度必须长远有效,更重要的是,群众必须发挥主体作用。
通许县在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后续的工作中,通许县将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真正把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真正把通许建成美丽通许、幸福通许。
评论留言